论“自恋型人格”

论“自恋型人格”

“自恋”型人格,是指个体需要不断从外部获得认可来维持自尊的一种人格特征。

我们并不总是能够全然知道自己究竟是谁,有何价值。因此我们努力经营生活,期待获得更好的自我感觉。受到赞扬会提升我们的自豪,反之则令人挫败。有些人过度忙于寻求“自恋的补给”(narcissistic supplies)名或自尊的支撑,映衬出其他需求黯然失色,我们称之为自我沉溺。“自恋型人格”和“病理性自恋”这类术语是用于形容这种比例失调的自我关注,而有别于人们对赞扬或批评的普遍态度。


弗洛伊德(1914a)一直关注自恋(包括常态自恋和病理性自恋)的话题。这一术语源自希腊神话中纳西索斯(Narcissus) 的故事,少年纳西索斯爱上了自己的水中倒影,最终因倒影无法满足他求欢的渴望而溺水死亡。

随着精神分析理论对人格连续谱系的阐述的逐渐深人,我们发现外表浮夸的人格只是“自体障碍”众多形式中的一项(Kohut和Wolf, 1978)。现代分析理论认为:围绕认同和自尊的缺陷可出现不同的外在表现。Bursten(1973b)提出了一种自恋人格的分类法,包括渴望型、偏执型、操控型及俄期自恋等自恋亚型。很多人已经意识到,每个虚荣而浮夸的自恋者心中都隐藏着害羞而怯懦的阴影,而任何抑郁且自责的自恋者心中也都潜伏着自命不凡的幻象。

所有形式的自恋者都有一个共同点,都觉得或担心自己不够优秀、蒙羞、懦弱、低劣(Cooper, 1984)。尽管不同自恋者的补偿行为或许全然不同,但仍然强烈地显示出这种相似性。因此,像JanisJoplin(美国著名摇滚歌手,歌唱热情且不拘一格,27岁时因吸毒过量去世)和苏格拉底的学生Alcibiades (谋略家、将军和演说家,与奥古斯都和佩里克并称古代欧洲三大美男子)这样迥然不同的两个人物,很可能都具有自恋型人格特征。
             

自恋性格的个体,天生对内隐性情感可能更加敏感。具体地说,某些类婴儿与自恋关联甚密,他们似乎天生具备不可思议的能力,善于觉察他人尚未言表的情感、态度和期待。例如,Alice Mler(197)指出,许多家庭中可能都会有直觉天赋较高的孩子,养育者们时常觉得孩子是自己的一部分, 对自己的心意心领神会。这类孩子长大后会产生困扰,不知自已究竟应该遵从内心的想法,还是外界的要求。Millr 相信这样的天才儿童比寻常儿童更容易沦为养育者“ 自恋的延伸”,也更易于成长为自恋型个体。

从另一方面看, Kemnberg (1970)认为典型的、 浮夸的自恋型来访者可能内心具有一种强烈的攻击驱力,或者内心对攻击冲动引发的焦虑先天性的无法忍受而促发攻击行为。这些心理倾向能够部分解释自恋者试图回避自己的驱力和欲望:他们可能对自己的力量感到恐惧。

至于与自恋型人格相关的主要情感,临床文献主要将重点放在羞耻嫉妒这两个因素上(如,Steiner, 2006)。自恋者的主观体验中充满了对遭受羞辱的羞愧感和恐惧感。早期分析师们低估了这种情绪的力量,常将其错认为内疚感,并运用内疚导向的方法实施干预,因此治疗毫无用处。因为内疚是一种认为自己有罪或已然做了错事的感受;内疚很容易通过严苛父母或超我的内化而完成。而羞愧则是一种被当做坏人或被认为有过错的感受,来源于外界。内疚中潜伏着犯罪的冲动,而羞愧则隐含无助、丑陋和懦弱的感受。

Melanie Klein的研究(Segal, 1997)也支持了上述观点,即自恋者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如果我内心确信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缺陷,而这些缺陷又随时可能暴露,那么当我面对那些看起来踌躇满志的人,具备我所缺乏的特长的人,嫉妒之心会油然而生。嫉妒也促使自恋型个体擅长对他人评头论足。自己的不足之处遭遇对方的完美无缺,最好的方法即是竭力谴责、蔑视或嘲弄,直至摧毁对方的拥有。


自恋者会利用各种各样的防御方式,但他们主要依靠理想化和贬低这两种防御。而且两者一吹一唱。一旦自我得到理想化,他人自然受到贬低,反之亦然。

有时自恋者会把自尊的感觉转嫁他人,将恋人、导师或英雄视作完人,再通过认同此人(“我是他的部下,他棒极了”)来体验自我膨胀的感觉。有些自恋者终生实践着这种模式,将某人理想化,然后在发现其缺陷后一棒打死。他们对自恋困境的完美解决即是天性的自我攻击:用想象自己的完美来补偿自体的缺陷,这种缺陷如此可鄙,似乎只有尽善尽美才能掩其卑劣。然而,完美并不存在。因此这一策略注定失败,于是遭到鄙视的自体会再次浮现。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