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文化变革下的人格障碍




五四新文化对中国人格的冲击

“五四运动是1919年5月4日在北京爆发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但围绕五四前后兴起的新文化运动,也可以说,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和发展。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主题是从反思文化人手,进而提出塑造独立自主之人格的主张。


文化对于人格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同时,人格的状态也会影响到文化的建构。与其说是为了造成新文化,不如说是出于人格成长的内在要求。与其说是为了造成新文化,不如说是出于人格成长的内在要求。如果把传统的权威人格看成是个体相对依赖的阶段的话,那么当个体进入寻求自主性和独立的阶段时,必然会转而寻求与新的价值观认同,从而需要一个新的、与自身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建构。五四新文化运动高扬科学、民主就是这种内在需要的直接表达。

 

科学的目的在于从事实中总结出客观规律,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给出一套客观衡量事物的标准,体现的是一种平等。这个平等在文化和人格层面上就是对个性独立和自由的尊重,个体的价值不再取决于权威或传统的伦理教条,而是有了一个可以普遍依从的根据。所谓“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其中不仅包含着对科学和理性的追求,还有一层科学高于师道的含义,以此来讲中国传统文化,则以师道为代表的权威和纲常伦理都必须服从于一个科学的客观标准,个体寻求人格的独立和自主的倾向由此显现出来

 

五四新文化运动对个体人格的影响各不相同,其中一种主要的倾向是从非此即彼走向后来的妥协!非此即彼是人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早期阶段,在这一阶段,个体无法整合一个外部对象,他不能接受一个对象身上同时存在有两种不同的属性,这会让他在与对象的关系中极度焦虑,于是他会在内心把这个对象分割成两个表象,让这两个表象分别承载两种不同的属性,他自己再分别与之发生关联。


变革中的痛——传统与现代的分裂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是巨大的,至少在观念上超越了数千年传统文化的框架,为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成分,扰动了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人格结构,但如何吸收整合这些成分,使其成为有利于个体人格发展的要素,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五四”之后,中国的历史走过了近代史上最艰难的一段历程,其中很长一段是有关民族的基本生死存亡,以及漫长的中国走什么道路的探索,这将是史学家要去关注的问题。对于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们来说,注意力仍然在这段时间的各种历史事件和意识形态的变迁对人格的影响。

 

在东西方社会文化的研究中,大致显示东方是比较强调集体化,而这种集体化是衍生于家族关系分离个体化(separation - individuation) 是精神分析客体关系理论的一部分。一些这种理论的实践者认为如果一个人的分离个体化历程沒有順利完成,有可能导致边缘型人格结构的形成斯洛特(Slote) (1992) 认为文化的不同对分离个体化历程有很大的影响,以儒家思想为主的国家是一种整合一体的文化。西方的分离个体化概念与中国人的文化传统有明显的差异。

 

随着西学东渐,西方文化对中国人形成.个巨大的冲击波,东西文化在百多年的冲突和碰撞产生的巨大能量正影响着中国人的心理变化。西方心理学认为: 家庭内同时存在着两股力量,一是寻求归属,另一是寻求个体化,理想状态的家庭关系处于这两股力量的平衡。若天平倾向归属,则导致融合,未分化。如能完成分离个体化,则帮助个体功能健全。


时代病理

社会变迁对个体人格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自恋、分离状态及身份认同。健康的自恋并非天生所有,事实上自恋来自早期的不自信、自恋的患者无法做心理治疗,因为他们无法对外形成移情关系。现在,我们知道,看来无法对外形成移情的自恋者,无数次在他们的内心对那个想象的客体进行着移情。


客体关系理论认为,一个人的良好性格的形成依赖于他拥有一个持续给他提供情感支持的稳定的客体(照顾者),在与这个照顾者交往过程中形成了传承着文化、传统的思维、行为等模式,儿时的童谣、故乡的明月、门前的桃花构成了人们搭载情感的记忆。弗洛伊德认为,文明也意味着压抑,我们既需要遵从,也需要满足本能。

全球化的出现导致客体的多样化和不稳定性的增加,我们要如何应对全球化下的社会变迁呢?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人们需要处理自己内心的不安全感,因此,除了照顾者外,一个稳定的社会或社会形象是人们重要的“客体”。人们不仅仅需要一个稳定的客体来认同,还需要在自恋的层面让这个客体具有某些特殊的品质:健康、具备某种才能、有社会影响力。其实,这是内心完美、理想化客体的代表,也是一面能够照出自己的镜子。好的客体产生好的示范作用,内心稳定的个体产生稳定的群体,这是和谐社会产生的前提。如果社会不对此加以引导,则具备妖魔、邪恶的另外一面也可以作为客体而出现,因为它在人的内心也是作为另外的一端一直存在并蠢蠢欲动,它代表愤怒、报复、嫉妒、狭隘。


同时,我们也要意识到仪式的重要性。仪式是对过去的告别,是内心对焦虑的处理形式、是一种让好的感觉保留、坏的感觉离开的过程,倘若社会没有好的仪式,坏的仪式就会占上风,因为终归人们需要仪式。好的仪式为有某种可以提供安慰的宗教信仰,在重要的节日(春节、端午节、元宵节)、重要的日子(生日、结婚日-毕业纪念日)有相对固定的庆祝(家人团聚、写信或看电影)。高考作为成年的重要仪式,看来是不会取消的,也因有太多的功利因素在内而弱化了实际是成年仪式的作用,而变成很多孩子创伤的来源。

 

总之,全球化之下的社会变迁能够导致人们内心的认同感的改变,使得人们更加不安全,不稳定,这就导致人们不断用学外语、考不同的证书来确认自己的身份,实际上是确认自己的安全性,社会需要理解这些现象的深层意义而给予相应的对策,过去的传统提供了现成的解决之道,需要我们去发扬光大。

end.